邱勉.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着力关爱困难群众,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将社会救助与保障民生、促进公平的基本制度安排相结合,探索建立困难家庭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社会救助诚信服务体系等好做法。
哪些群体生活在困难中?如何找到生活困难的人?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要回答这些问题,离不开编织保障民生的安全网,不断提高救援的精准度和效率。
当前,民生保障政策日趋精细化、精准化,分级分类、城乡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 这为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和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支撑。 近年来,各地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改革完善救助体制、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服务等途径。 这为更好地满足有需要人士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寻找有需要的人是为他们提供帮助的第一步。 这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实现了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近年来,不少地方探索了“铁脚板+大数据”的途径和手段,不仅通过走访,寻找需要帮助的人,还通过大数据信息,动态监测相关人员的情况。 比如,一些地方通过相关信息平台监测到,有些人病重,花了很多钱,于是主动上门,不仅送了临时救济金,还办理了大病单险。 群众直言不讳地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及时发现、主动前行、务实帮扶,困难群众遇到的生活问题,在相关制度的保障下得到解决,让民生底线得到更好的维护。
发现和救援越准确,救援机制就越有效。 社会救助不是“胡椒脸”,而是专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这对精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从目前的做法来看,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救援的精准度。 一些地方在探索社会救助信息化进程中,着力解决受援对象发现难、识别不准确、救助服务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随着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的不断推进,需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定期开展信息比对,提高预警信息的敏感性。 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用好数据化渠道,使社会救助工作有针对性,使有关群众得到更加高效、有效的救助。
社会救助是一项温暖的事业。 如果说解救群众困难更方便、更及时、更准确,体现了社会救助的力量。 那么,在救援过程中给予群众更多的关心和关心,体现出温度。 对困难群众的全面保护,显示了民生的厚度和党和人民政策的温度。 真正将这种厚度和温度传达到每个有需要的人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是对工作方法的考验,也是对治理的考验。 不少地方在这方面积极实践,有的探索“物质+服务”的暖情帮扶模式,有的将物质、财力帮扶与社会心理扶持相结合。 事实上,无论是精准帮扶还是暖心帮扶,只有加快服务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才能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有关系。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温饱,事关民生、民心。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最切身、最实际的利益,进一步加强应急和临时救助,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规范办理流程,让综合保障政策更好地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确保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更温暖、更幸福、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