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的玻璃碎片,墙壁上手指宽的裂缝,以及......围栏警戒线所有这些都表明这是震中。
20日下午,我们驱车前往鸡石山6号震中为2**级,位于甘肃省集石山县柳沟乡。 走进乡镇,小院子成了繁忙的枢纽:大货车小车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救灾物资到这里再分发到村里。 炉子、床上用品、食物和其他新运来的物资堆积在小山上。
我们是军人,是来帮村民装卸物资、搭帐篷的“”我们做餐饮,带了方便面、脆皮鸡、煮姜汤给大家御寒“、”我们是包头来的志愿者,我们是来做消毒的“、”我们的临时邮局一直正常运转“, ......每一个字都凝聚成救灾车上火红的标语:一方有难,各方都支持。
柳沟乡**院内,群众正在搬运物资。 新华社记者张玉杰摄。
我们在这里见到了张果家村的村书记董加军。 “这几天我没睡,一点也不忙。 赶紧在这个时候给村上拿个炉子,今晚帐篷就暖和起来了!他的眼睛是红色的,他的胡子没有刮胡子,但他的声音仍然很有力量。
张果家村是一个小村庄,共有350多人。 **事发后,村里大部分房屋受损,通往村里的道路发生山体滑坡,幸好无人遇难。 群众积极自帮自、互助,国家、县、乡干部沉沦,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从19日晚到20日上午,部队官兵通宵为全村搭起了26顶帐篷。 到了零下10多度的晚上,群众再也不用在户外烧柴取暖了。
村民安明福前来领取物资。 他裂开的双手将形状不规则的炉子放进马车厢,然后把几盒牛奶塞进中间的缝隙里。 装货结束后,我们跟着卡车来到了张果家村。
车窗外,起初是墙壁开裂、屋顶坍塌的房屋。 不久之后,您将看到白雪皑皑的山脉和梯田。
这里养育了10个民族、28万吉石山人,出土了被誉为“彩陶之王”的国家一级文物,民歌《花》在山谷中徘徊......高山厚土孕育出灿烂的精神世界,彰显生命的韧性。
道路越刮越大,汽车在冰雪的路面上缓缓行驶,让人松了一口气。 我们在路上经过了三次山体滑坡,土方从陡峭的山坡上脱落,落在了不宽阔的路面上,路旁有一条深沟。
11公里的山路,我们走了将近50分钟。 卡车一进村停车,人们就围了上来。 在很短的时间内,救援物资有序地分发到帐篷里。
在这个篮球场临时安置点的另一边,是整齐堆放的煤炭。 “农村信用社捐出的20吨,可以烧一个月。 穿的棉衣和鞋子也是捐赠物资。 村民安继贵说。
我们吃饭吧!”
张果家村的村民们正在做饭。 新华社记者马伟坤摄。
随着声望的升腾,烟雾升起。 裹着粉红色头巾的女人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滚面。 吃了几顿方便食品的村民们终于吃到了家常饭!
张果家村的一位妇女端出热腾腾的面条。 新华社记者张玉杰摄。
走进帐篷,炉膛里闪烁着红色的火焰。 86岁的张桂英端上碗,先喝了一大口汤,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洋蓟炖得很软,这就是它的味道。 ”
张桂英(左一)在帐篷里烤火。 新华社记者张玉杰摄。
帐篷外,68岁的安华向我们讲述了这两天的风风雨雨。 “刚开始,我感觉地面在摇晃,但现在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我渐渐有了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 ”
夕阳,暮色。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又收获了温暖。
人群自发地对抗震救灾车赞不绝口。 新华社记者张玉杰摄。
六七个身穿绿色大衣的当地人聚集在路边,自发地为过往的抗震救援车辆点赞,并高喊“平安一路”!满载物资的车辆驶过,问候的哨声在群山中回荡。 (记者 马伟坤、范培深、张玉杰、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