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索尼本田总裁川西泉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发展速度很强,但在信息技术方面,它就像智能手机的标志一样,目前没有技术上的惊喜。 ”
真的像川西泉说的那样吗?中国电动汽车只起到“造型”的作用,但在实际技术层面并无亮点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国品牌正努力抓住机遇,逐步走在产业发展的前沿,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力军。 传统车企积极拥抱新能源汽车,快速转型,为中国品牌崛起开辟了道路。 电动汽车新厂商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行业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车型、新理念。
正如网友所说,“真的没什么好看的,中国车怎么可能引起本田总裁的注意”。
从燃油时代到电动汽车时代,中外也出现了两极逆转
在燃油车时代,进口车、外资车、同车型合资企业一度是中国的主要代表。 据悉,第一批桑塔纳零部件是从海外进口的,因此也算是“进口车”。 当时,桑塔纳在海外的价格在2万元以上,但在中国**却从4万元涨到8万元,甚至一度飙升至18万元。
时至今日,许多纯进口燃油车,尤其是豪华车,在国内依然强势,高于国外同车型。 例如,2024款宝马X5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相当于约44元890,000-6123万元。 国内某经销商近期发布的是77万元,另一家经销商发布的**是现在的车9180,000元。 梅赛德斯-奔驰GLC在海外销售** 约人民币39元27万元,而国内奔驰经销商发布的进口车型最低售价为47万元。 丰田塞纳的海外售价约为24万元起,而国内平行进口车**则近60万元。
令人欣慰的是,在新能源时代,中外汽车终于迎来了“极性逆转”。
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新一轮“**战”,不仅降价消息层出不穷,降价幅度也不小。 据《中国汽车报》报道,在这一轮降价中,上汽大众打响了第一枪。 上汽大众正式发布大众ID3 限时最高优惠 3降价后7万元3.起拍价仅为1259万元。 而在大众ID的母国德国,价格至少是4万欧元,几乎是一样的ID3 中国的起价为 15,000 欧元。
还有一辆特斯拉,同一辆车的价格不同。 此前,特斯拉中国再次官宣降价Model Y 长续航版起价为 3139万元调整为29元99万元,直接进入30万区间;Model Y 性能版是 3639万元调整为34元99万元。 从特斯拉官网在美国的价格来看,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为50490美元(约合367653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为54490美元(约合396779元)。 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的电动汽车在中国的价格也低于海外。 宝马ix3在德国市场的价格约为54万元,而中国经销商的价格在折扣后约为32万元**。 梅赛德斯-奔驰EQC的海外售价约为51万元,而中国的起售价约为43万元**。
中外汽车终于迎来“极性逆转”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员曹广平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不仅进入了第一次萧条,而且在一定阶段内将进入平价时代。
政策的陆续出台成为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关键
据悉,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我国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基础上,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4年)》明确了纯电驱动、使用补贴和综合优惠政策支持,以及各行业合作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等多项重要内容,财政补贴、牌照等政策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得益于汽车消费的重要性,中国汽车工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例如,中国为消费者、制造商和基础设施提供补贴。 消费补贴:此前,一项为期10年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可给予电动汽车最高6万元的折扣**,该计划于2024年终止。 然而,许多地方**继续发放高达10000元的补贴;制造商补贴:这项补贴催生了500多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推动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增长和随后的大规模整合基础设施补贴:补贴充电站在国内应用广泛,采用标准化插头,为车主降低成本,缓解里程焦虑。
截至2024年5月底,中国有636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免征车辆购置税、开放电动汽车生产资质、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财政补贴等政策相继出台,成为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关键技术领域正在从追赶走向超越
据新华社报道,德国经济通讯社在10月5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超过15个中国汽车品牌已准备好征服欧洲市场。 文章援引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多年的弗兰克·维沙姆(Frank Visham)的话说"在现代汽车的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中国的追赶正在变成超车"。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约占汽车成本的40%至60%,相当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
据了解,目前电动汽车电芯80%以上是中国制造的。 此外,中国制造商的**链越来越多地将锂、钴、锰和稀土金属等成分矿物的开采和加工掌握在自己手中。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的数据,中国电池组的加权平均体积为每千瓦时127美元,而北美和欧洲分别高出24%和33%。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商已经发布了依靠金属钠元素的新一代电池。 钠比锂更丰富,锂目前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并且不易着火。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技术仍远不及全球领先的松下、三星、SK、LG化学等企业但从今天来看,中国也培育了几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技术差距正在缩小,我们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综合技术指标也取得了领先优势比如续航里程、能量密度,包括我们自行车的性价比等等,都是世界领先的。
中国在市场落地和推广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据相关报道,在提升电池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我国还加强了充电等使用环节的安全探索,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创新,共同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安全和使用安全。 在充电过程中对车辆进行安全性测试,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是国内的开创性举措。一般来说,电动汽车充满电的临界点也是安全事故高发的临界点,其他国家的通行做法是车辆充满电后数据监测结束,而我国则采用连续的数据监测形式,持续监测车辆安全,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保驾护航。
以特种底盘技术为例,据新华社**消息,在新能源汽车专用底盘出现之前,车企一般选择“油转电”的形式,受此制于此,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通常只有200-300公里。 后来,随着电动汽车专用底盘的出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迅速增加到400 600公里。 同时,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成本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其中,中国在多方面进行了开拓性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在全球汽车工业前列。
以换电为例,中国并不是第一个探索换电模式的国家不过,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大规模市场应用,换电模式率先登陆国内。 以增程式电动为例,国外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电动功能,但续航里程不足50公里,无法满足纯电动使用需求,减少碳排放的作用更为普遍。 理想汽车基于用户需求大数据,提出了“城市用电、远距离发电”的技术路线,量产了全球首款续航里程超过150公里的增程电动车——理想ONE。 同样扎根于混动赛道的比亚迪,也在2024年提出了最新的混动技术——DM-i。 EHS机电耦合单元、混合动力叶片电池组、小云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1台5T发动机,12V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完整的混合动力系统打破了日系品牌对高端混合动力技术的垄断,以实惠的价格带动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普及。 锂电池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如何解决?蔚来给出的想法是——换电。 10个专用螺栓固定,智能自动上下料,一首歌的时间里程“满血复活”。 同时,模块化设计为车辆电池的升级留下了可能性。
从遵循标准,到“领通”标准,再到应对“未来标准”,“后发”正在向“赶超”加倍努力。
轻舟未曾跨过万山,沉稳稳重仍是主基调
电动汽车上下游配套产业众多,产业链长,考验着整个基础产业和产业链的实力。近年来,国内有轨电车在快速发展之后,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除了比亚迪等少数车企业绩比较亮眼外,还有很多品牌销量低,没有利润,甚至卖得越多,亏损越多;比如,无序扩张、恶性竞争问题在短时间内突如其来,内卷问题更加突出,知名企业、强势品牌、优质市场的培育还不够。 特别是一些主营业务与汽车无关的企业也加入进来,这方面需要规范和引导,等等。
中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虽然造车新势力的崛起逐渐扭转了这一势头,但中国的崛起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 目前,我们要多一些“冷思考”,不能马上把国内有轨电车抬得太高,中国离“轻舟过万山”的日子还很遥远,还是要冷静下来,扎扎实实的造车。
正如《环球时报》所说,对索尼本田总裁川西泉的最佳回复“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果你不能正视竞争对手的优势,你就谈不上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