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HE),又称肝昏迷,是指以严重肝病引起的代谢紊乱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障碍和昏迷。 有急性和慢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症状和分级。
0级:病情一般不是特别严重,无明显症状,可能无性格或行为改变,无扑翼样震颤。
1级:可能出现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情绪低落,注意力时间缩短,加减计算能力逐渐下降,可能导致扑翼样震颤。
2 级:2 级患者通常会出现倦怠或冷漠,伴有轻微的性格改变、意识模糊或言语不清,以及明显的计算异常。 易引起扑翼样震颤。
3 级:患者可能昏昏欲睡或半昏迷,但对言语刺激、意识模糊和定向障碍有反应,扑翼样震颤可能无法消除。
4 级:患者通常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对言语或强烈刺激无反应。
肝性脑病**。
1.肝功能不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负责蛋白质的合成、毒素的代谢、血糖和血脂的调节等重要功能。 当肝功能受损时,可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代谢毒素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毒素在体内蓄积,导致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2.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肝功能不全时,可导致氨基酸代谢异常,导致氨在体内蓄积。 在健康人中,氨通过肝脏转化为尿素,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然而,当肝脏不足时,氨不能有效地转化和排出体外,导致血液中氨的浓度增加。 高浓度的氨在血液循环中进入大脑,破坏大脑的神经传导和代谢平衡,引起肝性脑病的发生。
3.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肝性脑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炎等,这些因素在肝性脑病中很常见**。 肝性脑病在肝硬化患者中最常见,约占70%。
4.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钾排泄利尿、腹水、睡眠使用、镇静、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术创伤等。
目前,肝性脑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善肝功能、清除体内毒素、调整膳食结构等。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等方式**;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有必要使用药物**,减少毒素吸收,增加毒素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