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计划
美国打压中国已经够狠了,但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看,印度打压中国比美国更努力。
然而,莫迪的“印度制造”却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根据中国的一项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印度成为针对中国的救济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达到22起。 美国和欧盟分别排名第12位和第9位。
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数据“落后”了印度很多。
相比之下,中国在2024年只启动了一次救济调查。 谁更理性、更内敛,不言而喻。
印度的保护主义比美国更严重,所谓“救济”是指在国家开展外交事务时,如果因为大量进口而损害其国内产业的利益,或者如果在国外受到不公平待遇,那么该国就可以对外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并采取政策在内部支持和保护自己的产业。
“纾困”的初衷是为了防止进口和歧视的激增,确保国家的产业利益。 然而,在实践层面上,“*救济”的概念经常被滥用,成为一些国家实施**保护主义行为的手段,最终结果往往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的摩擦。
而在印度、美国等个别国家制造的**摩擦中,中国深受其害。 这些国家不仅会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还会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其中,印度仅在2024年9月就对中国发起了9起反倾销调查,其密度令人震惊。
结合印度2024年对中国的22**救济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印度最喜欢攻击中国的化工原料及相关产品、金属和非金属工业产品行业。 其广泛的影响意味着相关行业的中国商品将受到印度关税等限制,使其更难进入印度市场。
在大国梦想的驱使下,莫迪将中国视为“印度制造”印度的假想敌,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印度希望通过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将中国商品拒之门外,从而减少中国的进口,减少印中之间的逆差。
在印度看来,逆差意味着自己和中国之间不存在平等和不平衡,它卖给中国的商品少了,中国卖给自己的商品多了,也就是说,中国赚钱了,赔了钱。 因此,印度想借助“**救济”,单方面对中国商品说“不”。
其次,印度希望通过限制中国进口来“保护”自己的产业。 在印度看来,如果国内充斥着大量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那么国内产业将难以出人头地。 因此,为了让自己的相关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印度拒绝了更多的中国商品。
如今,印度已成为20多年来最热衷于对中国展开救济调查的国家,对中国采取的一些措施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此外,印度对中国的**救济调查是地缘政治对抗心态的体现。 印度挑起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中印关系急转直下,印度将这种对抗心态投射到对华经济政策中,不断打压中国企业,强行干涉中印双方的正常状况。
而且,在印度视中国为“大国梦”必须攀登的山峰的观念的驱使下,印度不会停止打压中国。
可以预见,只要印中之间存在巨额逆差,印度制造业没有崛起,印度就会继续对中国实施不公平和不当的政策。
但印度对中国的**救济调查真的有用吗?
中国产品受到许多印度人的喜爱,答案是没用,“印度制造”倡议将受到打击。
一方面,印度多年来一直刻意限制中国商品,但事实证明,印度的做法并没有奏效,反而扩大了**赤字。 2024年,中国和印度的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2024年,这一数字变为1185亿美元,2024年,中国和印度的金额超过1300亿美元,其中印度对中国的进口超过1000亿美元。
印度应该反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而不是抬高锅,单方面限制中国。
另一方面,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商品在质量和质量方面极具竞争力。 从中印之间的巨额资金往来可以看出,印度市场对中国商品非常热衷,这也反映了印度对中国制造品的依赖程度。 印度被迫与中国“脱钩”可能不那么容易实现。
而且,印度的得不偿失,毕竟来自中国的产品可以帮助“印度制造”,降低印度公司的生产成本。 将中国企业和产品排除在外,不利于“印度制造”倡议的实现。
总的说来,印度对中国采取无理的“救济措施”,是其狭隘保护主义的体现。 这样做不利于改善印度产业链。 印度必须从零开始,慢慢建立制造业体系,限制中国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