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火、烧炉、架锅、煎油饼......安小梅收拾得干干净净。 吃过早饭后不久,她就已经和村里的其他妇女一起为大家准备了午餐。
鸡石山 6Level 2**发生后,房屋受损,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尽管如此,柳沟乡袁家村三个社区的妇女们还是组织起来,架起锅烧水,为村民们准备热腾腾的饭菜。
* 之后,元家村各族人民更加团结,更加亲密。 真的,被他们感动了。 鸡石山县柳沟乡袁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继忠说起袁家村的村民,言语多为得意和赞美,谈起感慨,好几次哽咽。
兄弟。 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可以给大家做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心也稳了。 ”
现年51岁的安晓梅是土族人,嫁给汉族丈夫后,在三社生活了30年,对社会上百姓情有深厚。
我们社区的人们一直很团结,很少听到村民之间的冲突。 之后,男人们做体力活,女人们主动承担起做饭、照顾老人体弱和孩子的任务。 ”
在元家村委会的大院里,撒拉族妇女马玉萍也很忙。 切菜、炖肉、蒸馒头,她很忙,总是笑容满面,性格开朗。
做一顿二三十人的饭,累不累?记者问道。
不累,不累,大家辛苦了,我就做了几顿饭。 ”
马玉萍是个热心肠的人,今年7月,当她得知村委会的厨师辞职时,毛遂荐自己来了。 “这是一个公益性岗位,虽然钱不多,但服务村里的人是实实在在的。 ”
过去,村委会只有不到10名工作人员,马玉萍每天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做饭。 **后来,每顿饭的人数增加到20-30人,她一个人忙不了,于是儿媳妇主动帮忙。 食物种类不多,但味道不错,大家都赞不绝口。
血脉相连。 ** 事发后不久,14岁的回族少年马云第一个跑进村委会大院,让村党委书书给他派任务。 如今,谦逊的马已成为村里最忙碌的人之一。
主任,向你汇报。 ”
导演,我来了。 ”
12月19日上午8时,袁家村村委会院子里人山人海,韩继忠分工给大家,挨家挨户检查伤员、搭帐篷、运送物资。
在青海开批发店的王平连夜回老家负责整理、分发物资,在村委会住了10多天,再也没有回家。
马启成自家开着运输车来了,招呼有车的村民立即组成运输队。
在兰州读书的马 (Ma Cheng)因灾难来到家乡,他想做志愿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一支由50名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就成立了。 在废墟前,在大规模安置点,在医疗中心,他们被遗弃在任何地方。
这一切都是自发的,当时我真的很感动。 韩纪中说,面对灾难,大家同心同德,不分国籍,全村人同心同德。
19日下午,在六社安置点,村民董彦斌抓了四只鸡,马雅丽做了几大锅油香,分发到每个帐篷里。
互相观察和帮助。 消防队员同志,我的存折和户口簿还在,请帮我拿。 ”
20日晚,陇南市消防救援支队五渡区江南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王怀涛刚到袁家村,保安部的韩叔叔前来求助。
在袁家村帮忙找现金、贵重物品、搬运东西,陇南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每一位队员几乎都响应了村民的每一个要求,“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 ”
在六社的临时帐篷里,11岁的董艳芳正靠在床边看书,角落里堆放着方便面、矿泉水、煤炭等生活用品。
回来告诉父母,炉子燃烧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烟灰中毒。 走进帐篷,李子昌告诉“婆婆”,他负责“一滩滩”的琐事。
李自昌是元家村第一书记,省公安厅驻村组长。
李书记,进来喝杯茶,你一直在帮我们,我们一口水都没喝。 ”
村民马金彪对村书记表示感谢,“我儿子的婚礼都是李书记帮张洛做的。 ”
儿子的婚礼日期原定在12月21日,结果却是**,新房裂成破旧的房子,无处住,一家人陷入困境。
李自昌发现后,协调了帐篷和场地,帮助婚礼井然有序。
不知感激该说什么,李书记是个好人。 马金彪说。
说话间,李子昌又接到了协调装配房摆放的事,他来不及喝口水,就赶紧往下一个地方。
我们的国家就像石榴籽。 韩纪中说,这就是我们人生的信心和力量所在。
元家村下辖9个公社,共有村民314人,是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回族、汉族、土族、藏族7个民族的融合村落。 袁家村村委会也是多民族融合的典范:村党委书记为宝安族,副书记为汉族,副主任为撒拉族,第一书记为汉族,村基工作班子中有汉族、回族。 在大家的组织带领下,抗震救灾没有发生过一起纠纷,面对困难,全村人团结如家。
冬天来了,春天来了。 这个“拥抱”在一起的村庄,终将迎来春天!
文图丨洪流新闻记者 丁毅 欧阳海杰 实习记者 赵相龙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