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旋律。
12月,短短4天时间,已有三家A股上市公司涉嫌违法信息披露被证监会立案。 虽然案件的具体情况尚不清楚,但在已立案的公司中,合宗科技和*ST作江近期纠缠不清各种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其中,有一家账面上躺着约19亿元,计划使用不超过5亿元的闲置资金购买理财,同时担保30多亿元的外债担保,但声称无法取出2000万元履行回购承诺, 被市场视为“不诚实的人”;另一家则被称为“最贵的ST股”,业绩逐年严重下滑,财务状况频频受到监管部门质疑,但其股价却一路上涨。 如今,立案后,市场高度关注两家公司背后是否还有更多隐藏的秘密,预计随着监管调查的深入,这些秘密将被曝光。
上述情况印证了**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和处罚的有机衔接正在进一步加强,线索发现和立案侦查效率明显提高。 据英国《金融时报》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90多家上市公司因涉嫌违反信息披露法律法规被证监会查处同时,10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等“关键少数”因金融造假、内幕交易、违法违纪等行为被监管罚款。
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过度贪婪、监管真空、问责不到位等。 近年来,监管部门逐渐认识到并正视这一系列问题,并确立了“零容忍”的总基调来打击各种乱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违法成本低的长期局面。 有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要想彻底清理市场环境,未来要从根源上抓重代码,坚决做到“长牙刺”监管,加快形成“不能违、敢不违、 并且不想违反“;同时,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合作,推动完善“民事执行”立体问责体系,加大对金融诈骗、骗发、操纵市场等重大重大案件的打击力度。
和宗科技:有钱还是不有钱?
在证监会立案之前,和宗科技因“闪烁”回购、非法担保等问题,长期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 去年11月10日,和宗科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回购议案,拟在12个月内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不超过4000万元;截至今年11月10日,股份回购计划的回购期限已届满,和宗科技尚未实施回购。 11月17日,北京证监局发布《关于和宗科技履约回购行为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责令其整改同日,深交所也就此事发出关注函,截至9月30日,合宗科技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1883亿元,要求其说明未完成回购计划的原因和合理性。 据和宗科技介绍,此次未能完成回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公司业务发展、资金实际使用和储备需求增加;二是业绩下滑,融资难度加大,造成流动性压力三是公司拟变更注册地址,对公司资金使用和储备产生不可预见的影响。 约18和宗科技表示,账面基金81亿元,其中8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银行承诺、商业票据8.13亿元用于原材料采购、设备投资、商业成熟度等项目;1.5亿元用于员工工资、社保公积金、税费等其他必要费用。 “综上所述,公司没有实施本次回购计划,主要是为了应对复杂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保证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继续推进公司存量项目的建设进度。 “和宗科技最终交代,承诺将原回购计划的实施期限延长8个月,尽快实施回购。 不过,今年8月,和宗科技宣布,为充分利用阶段性闲置自有资金,拟将总额不超过5亿元(含)的闲置自有资金用于现金管理购买理财产品。 除了有钱管却没钱回购,从财务数据来看,投资者也质疑公司的资金是否因为巨额的外部担保而被占用。 近年来,和宗科技发布了大量与贷款担保相关的公告,仅今年8月以来,就发布了10多份。 其中,11月22日,在表示“无钱”实施回购计划前不到10天,和宗科技宣布将为公司关联方天津茂联提供担保,担保总额不超过8000万元。 股权关系显示,和宗科技某全资子公司持有21持股33%,公司董事长为天津茂联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财务数据显示,天津茂联2024年净利润亏损222亿元,亏损143亿元。 在此情况下,和宗科技表示,天津茂联的偿债能力和经营活动正常,财务和经营管理风险均在可控范围内。 天津茂联其他股东未能按照出资比例提供相同的担保或反担保,主要是由于协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或无参与意向,或因资金实力等原因。 截至目前,和宗科技外担保总额高达30家5亿元,超过其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00%。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11月,和宗科技及相关负责人因为关联公司天津茂联、浙江盈联提供两笔共计5500万元的担保,未落实审核和信息披露程序, 构成非法担保。但在今年4月发布的《2024年内部控制自评估报告》中,公司表示,公司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并无重大缺陷或重大缺陷。 对此,监管机构明确表示了质疑。 同时,和宗科技部分财务指标出现明显波动,也引起监管关注。 今年5月,深交所对其年报发出询价函,质疑其存货真实性、业绩大幅下滑、货币资金和贷款“双高”、预付款大幅增加和在建工程,并要求其说明“是否存在非法提供资金资助或关联方占用资金”的情况。
*ST左江:监管部门要求越多,股价涨得越多
12月1日,*ST左江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通知。 在此之前,半年多来,*ST作江已收到多封来自深交所的询价函和关注函。 关于2024年年报、2024年半年报、第三季度报,深交所向*ST作江发出四份询价函。 其中,针对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深交所连续发出两份询盘通知书,重点关注*ST作江相关收益实现的具体情况以及公司是否存在退市风险。 截至目前,*ST左江尚未对这两封询问函作出回应。 今年9月和10月又发出了两份关注函,均涉及财务问题,一封质疑其是否具备开展大规模境外投资的能力,另一份质疑其拟开展的保理业务是否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从其财报数据来看,ST作江的持续经营能力确实存在不确定性,相关财务指标尚未改善。 2020-2024年,*ST左江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118亿元,589612万元,归母净利润936416万元,56650,000元,-14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ST左江实现营业收入337221万元,归母净利润-973273万元。 然而,在监管部门高度关注*ST作江的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同时,该公司的股价却“逆势而上”。 从97年1月底开始5元股,7月中旬最高涨至299股8元股,被市场称为“最贵的ST股”。 有分析人士表示,*ST左江股价异常高企,可能与其“DPU理念”有关,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严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偏离其基本面。 立案后,*ST左江股价下跌,截至12月5日**,股价为193元股,距离年内低点仍有98%左右。 目前,*ST左江面临的退市风险也在进一步增加。 资本市场上失信人、造假人、踩线人众多,全面加强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效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 “近期,金融诈骗、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查处频次、力度明显加大,这些领域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 恶性金融诈骗面临重点打击,对上市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更加细致严格。 上海久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峰说。 及时有效排查只是监管“出牙荆棘”的第一步。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下一步,证监会将着力提高监管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每个人都在看
独家丨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廷科。
财政部最新回应!
连续9个月净值**!为什么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债券市场?
**: 金融时报 客户 记者:张驰 编辑:刘能静 E-mail:fnweb@126com 关注《金融时报》*** 获取更多独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