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孝经》(第四讲)。
全文884字,阅读时间4分钟)。
所谓“不法不说,不道不行”。 也就是说,不符合礼仪规律的事情不能说,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不能做。 这也是孔子对颜慧说的“四个不”,即“不看不文明、不听不文明、不说不文明、不动不文明”。 而这里的“运动”不是行动的意义,而是感动心灵的意义。 这意味着,如果有一种思想不如法律那么理性,它就不能被提出来。 因为在古人中,人们的行为分为身、口、心三种,这样他们的身、口、心才能遵守礼仪法,这就是古圣贤所说的“克己报应”,这样才能越来越接近成圣圣。
当我们阅读《论语》时,我们看到孔子说过:“我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想起来是没有用的,不如学。 孔子学到的是古先贤之道,一生所秉持的是“说而不做、信而为古”的精神。 这个“古”,就是古圣人之道,就是古圣君修身、团结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
所以,“古”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也不意味着你不知道如何与时俱进,而是要注意把握其中所蕴含的不变不变的规律,这在古人中被称为“道”。
很多人说传统文化不讲创新,这是他不懂传统文化的辩证法。 例如,如果我们说《易经》是“经组之首,大道之源”,那么“易”字有三层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变化,变化”的含义,它表明世界上的人、事、物等现象是不可预测的,变化无穷,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但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谈论创新呢?
《易经》的第二个含义是“不易,不变”。 告诉我们,虽然现象是不可预测的,但不变的是法和道。 俗话说“天不变,道不变”,只有掌握了不变的道,才能以同样的方式应对一切变化。 就像一棵老树每年都会发芽、发芽新枝一样,它的“根和根”没有改变。
第三层含义是“简单”,简单之意,即所谓的简单之路。 用非常简单的方式解释真正深刻而复杂的真理,其目的是使人们易于学习、理解、记忆和实践。
我们现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果。 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它易于记忆,易于在社会上实施,并已成为人们几千年来所信奉的价值观。 虽然现象变幻莫测,但只要我们把握住不容易掌握的规律和方法,就能把事情处理好。 这就是《易经》的三重含义。
内容**《集团图书治理要点》学习习网*
小故事,大智慧,学习传统文化,利己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