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本期《深度阅读》栏目邀请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全国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宗亮,工商银行博士后孔蔚然,以及如何推动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金融强国。
2023**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同时强调支持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做优做强,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为我国未来金融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对银行业助力打造金融强国提出新要求。银行业要顺势而为,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在支持金融强国建设的基础上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纵观世界历史,经济强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通常伴随着金融繁荣和由大到强的转变。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既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我国金融体系全球影响力、谋求适应自身经济地位和国际金融地位的必要举措。 一般来说,金融强国具有诸多特征,但银行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效、适应性更强的金融支持,发挥压舱石作用,是金融强国的核心要素。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业,为金融强国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银行业要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一是突出特色,更好发挥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做优做强并不意味着规模做大,需要准确领会做优做强的深刻含义。 首先,我们必须摒弃经营理念中的规模和速度复杂。 适应新形势需要,转变传统以重资产模式驱动规模增长的“规模银行”业务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二是准确评估比较优势,通过差异化发展实现更好更强。 三是适应客户综合化、全球化金融需求,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必须牢牢把握全球化的新特征,积极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融资解决方案,以更好地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是中小银行更加突出,有效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二是提升定位,推进“五大条”。“深入着陆。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银行只有遵循国家发展战略,才能做大做强,所以银行必须把自身发展纳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格局。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树立质量第一、效益至上的理念,增强金融服务转换经济新旧动能的能力,为我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提供金融服务支撑。 “五大条”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银行业要切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工作,有力支撑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五大条”要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协同,形成整体合力,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优化布局,银行业要为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 大型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在一体化和国际化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为提升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大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我国金融机构的全球布局、全球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要适应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大区域布局力度。 二是紧扣国家扩大开放和企业“走出去”战略,大力拓展国际业务和跨境金融业务,丰富本外币“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三是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支撑构建新型全球产业链。 综合运用股权投资、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手段,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四是稳扎稳打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争取国际金融市场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
从头开始,开创银行合作新局面,凝聚银行业合力,服务实体经济。 要有效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体系,实现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未来可以优化大中小银行分类方法,有效形成大银行与中小银行错位发展的局面。 金融强国的建设,需要各类金融机构更加紧密地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一是大型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主力军作用,以优做强。 二是鼓励中小银行做精做精、做专,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明确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业务的界限,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国际合作、重大重点产业转型中的支撑作用。 四是加强合作、协调发展,形成共建共赢的金融合作新生态。
最后,银行业应发挥其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 只有稳健经营的银行才能做优做强。 一是做好风险调研和判断。 要前瞻性地研究和判断经济金融形势及其对银行的影响,未雨绸缪,有效防范,“黑天鹅”和“灰犀牛”并举。 二是加强风险管控。 从风险本质出发,善于构建覆盖全流程、全业务、全产品、全环节的风控机制,加强对风险的持续监测、实时管控和动态管理,努力消除风险管理中的空白点和交叉点,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 三是实现风险快速化处置。 要根据金融风险的类型不同、影响大小不同,对金融风险进行分类处置,积极引导市场参与力量,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化解。
李梦熙编辑.
实习生李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