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4届高校毕业生1179万人!最新举措

小夏 教育 更新 2024-01-28

12月5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会议,部署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据统计,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26条措施,要求各地高校落实《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主要观点总结如下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各地和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 按照“秋季校园招生月”、“寒假暖心行动”、“春日来袭行动”和“百天冲刺行动”部署,统筹落实当地学校的工作安排。 省级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协调联动,争取更多的岗位、经费、培训、服务等公共资源向高校毕业生倾斜。 要率先设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专班,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加强对学校党委的组织领导,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党委常委的重要课题,并定期学习推广。 建立健全“校(系)”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制定就业工作计划。 加强部门工作协调,完善激励考核机制,调动全校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合力。 大力开辟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渠道。

各地和高校要继续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走访企业促进就业专项行动”。 要通过走访企业,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办学特点,组织集中走访。 各地、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体渠道作用,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开展招聘活动。 支持各院系积极开展小而精、专精特新的小规模专项招聘活动。 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组织管理,认真审核校园招聘信息,确保校园招聘活动安全、规范、有序开展。 优化升级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功能,开展“24365精准服务共促就业”,持续加强就业岗位互联共享和精准推送。 鼓励各地和高校依托平台,联合举办专题招聘活动。 汇聚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社会招聘机构等各方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深入开展供需对接就业教育项目,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 地方教育部门要配合地方有关部门落实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各地、高校要充分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就业潜力,引导毕业生在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多个领域发挥专业优势,灵活就业。 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灵活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对毕业创业者给予优先支持。 充分发挥政策岗位吸纳作用。

优化政策性岗位招聘安排。

各地要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资源,稳步适度扩大招收高校毕业生规模。 各地教育部门统筹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聘考试及各类入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及早安排,加快政策性岗位招聘进程,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留出充足时间。 充分发挥国企模范带动作用,做好“全国招工行动”第五季度工作。 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建设力度,落实相关配套措施。 大力挖掘基层就业空间。

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专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扩大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规划”和“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规划”。 支持各地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基层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救助等就业机会,扩大地方基层工程落地。 鼓励各地完善扶持激励制度,多出台地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困难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积极配合大学生招生工作。

各地、高校要密切配合军民,加强征兵工作站建设,加大征兵宣传进校园力度,畅通征兵绿色通道,配合兵役机关做好兵前征兵预备役、高校毕业生招收工作、征兵工作。 等工作,进一步推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高校毕业生精准招聘。各地教育部门要制定详细规划和实施办法,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好复学、升学、退休后学费补贴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 推进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习等教育环节加强就业教育指导。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修订完善课程教学要求。 推动各高校把课程建设作为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的重要内容,将其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并给予学分保障。 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各地、高校要举办省级、校级竞赛,全面提高竞赛覆盖面和实效性。 鼓励大赛与校园招聘、校企人才供需深度融合,结合企业招聘需求优化赛事安排。 各地和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习管理制度,统筹就业习和教学习,组织引导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积极参与就业习实践。 积极营造平等就业环境,严格落实“三严不准”要求,在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中不设置违反国家规定的相关歧视性条款和限制性条件。 引导用人单位尽快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协议或劳动(用人)合同,如实履行。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重点关注扶贫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设立扶持工作账户,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优先培训就业习。 继续组织实施“专项彩票公益金洪志导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项目”。 鼓励各地和高校立办省级、高校级项目,扩大培训覆盖面。 鼓励下属高校与地方高校、东方高校、西方高校、具有典型经验的高校和基础薄弱的高校结对开展就业帮扶。 加强区域统筹协调,配置更多就业资源,向基础薄弱地区和高校提供就业帮扶和帮扶。 完善就业监测和评估反馈机制。

各地、高校要认真落实毕业去向报名制度,准确把握就业监测指标内涵,严格审核毕业生就业信息和就业材料,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 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各地高校打破单一评价导向,深化就业评价改革,推动高校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引导高校聚焦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较大的学科和专业,对不再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 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评价、招生计划安排、就业工作评价等重要依据。 加强组织保障。

各地区、各高校要认真实施就业“一号”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负责同志要指挥在前。 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及时开展就业工作监督检查,推动就业工作责任逐步落实。 各地区、各高校要认真落实“四个到位”的就业工作机构、人员、资金、场所要求。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就业部门和服务机构的工作队伍,提供必要的人员和资金保障。 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按照毕业当年毕业生不低于500:1的比例配置校级用工人员,鼓励在二级院系设立专职用人人员。 各地、各高校要广泛宣传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向园区、企业、高校、社区推进就业政策。 **新闻提要。

责任编辑:李华喜。

审稿人:王龙龙。

审稿人:王岑宇。

留言爆料。 欢迎广大网友爆料,不管是校园里的新鲜事、突发事件、烦恼,还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欢迎在文末留言,并附上您的***我们会保护您的隐私,如有必要,您将以化名接受采访。 中国青年网青年潇潇一直陪伴在你身边。 商务合作**:010-64098582

相似文章

    预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79万人

    新华社北京月日电 记者王鹏 记者日从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大会获悉,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万人,同比增加万人。会议提出,各地高校要加快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深化促进就业政策宣传落实,加强地方政策增效,优化政策性岗位招聘安排。要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促进学科专业...

    2024届毕业生突破了创纪录的1179万人,就业率降至50以下

    在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就业危机之际,中国届大学毕业生也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毕业。根据最新数据,这一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万人,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数字。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的毕业生早早地踏上了求职之旅。从线上面试到面对面面试,从投递简历到书面面试,他们用尽了一切可能的方法,争取每一个机会。然而...

    南方邮电大学2023届毕业生行踪,彰显学校学术实力

    南京邮电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 声誉卓著的高水平大学,其届毕业生的去向备受关注。学校以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前沿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吸引了国内外优秀学生。上海南科学院毕业生的多样性和高素质,不仅是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肯定,也是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的认可,为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注入新的活力。南京...

    “找工作太难了,”大学和博士毕业生感叹道

    找工作太难了,大学和博士毕业生感叹道 对于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来说,门槛已经提高。大学生已经无处不在,他们不仅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再有任何声望,甚至还有大量的过剩,供应明显供不应求。在毕业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整个劳动力市场所需的学生人数。正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大学生过剩,大学生毕业后的就...

    如何树立正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首先,高校毕业生需要了解当前的就业情况。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难以满足这些毕业生的需求。因此,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