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国戏曲奉化——“诚信创新”京剧城派艺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厅上演,张火鼎京剧城派艺才研究习班同学共同登台,为观众带来了京剧城派代表剧目中的多首流行精彩演唱片段, 包括程派老字号经典剧目《索林包》《春闺梦》《荒山泪》《白蛇传》《梁珠》,以及程派首部现代剧目《江姐》,该剧已经上演了20多年。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音乐会最后,14名学生共同演唱了《红梅赞》,京剧大师张火定上台带领全体学生谢幕。 至此,《国曲风尚》中国戏剧学院2024年演出季已圆满落下帷幕。
自2024年10月以来,演出季先后推出24场演出、1场展览,包括经典剧目、音乐会、会议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被**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报道。 学院在自有全新**平台上发布了200多条相关信息,总浏览量超过224万次。
以戏促学,唱响时代新声音。
10月16日,附中教学成果报告——《景云坤生系列**》将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乐队伴奏和歌唱同学同台演出,不仅让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同学们有机会上台表演,也让观众直奔歌剧的综合艺术特色,展现了附属中学专业科学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戏曲基础人才储备的成果。 10月25日,在高中附中歌剧表演专业学生专场,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的附中优秀学生登场。
10月30日-11月1日,精坤系优秀学子联袂献上了三场专题演出选段。 在京昆系三代教师的指导下,上演了传统话剧教学剧目《赤沧镇》《空城攻略》《宇宙边缘》《燕阳楼》、经过整理修复的传统老戏《春秋刷》,学院经典校剧《白蛇传》。
第七届“青年研习班”由宣传部牵头,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主办,中国戏剧学院承办,自2024年9月开课以来,已完成三个学期的学习和习,同学们专业水平、理论素养、 和创造能力。11月29日至12月1日,同学们在梅兰芳大剧院连续演出了三晚,强强联合力量,各显优势,充分考验了他们的艺术水准和学习习成果。
2024年成立张火定京剧城画派艺术传承中心,是学院为促进戏曲流派的传承与发展,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实践演出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的一次探索与创新。 10月27日,张火定京剧城派艺艺研习学生为观众献上了《秋河》和《荒山之泪》两部经典剧目,用青春之声唱响经典。
以戏剧促教学,锻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学,首先要加强教师。 在这个演出季,从事教学一线的学院中青年教师纷纷登台,全面展示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在表演中磨砺了自己的技能,最终达到了喂养和培养教学的目的,努力打造一支与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戏曲艺术建设目标相匹配的高素质专业教学队伍大学。
11月11日至12日,学院京昆系教师在长安大剧院上演了歌剧《木桂英掌权、举印》、《缘分骄傲》及全剧《吴子胥》选段。 三部剧目都考验着演员的综合表演能力,演员们把沉重的歌声和细腻的情感处理得恰到好处,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10月22日、11月14日、11月15日,高中教师专场演出相继上演。 来自附中教师罗荣正饰演京剧《春草闯入殿堂》中一角,嗓音甜美,发音清晰,动作轻盈,细节细腻。 来自附中教师洪妍在《庄元传媒》中饰演柴郡领主,在《诗文社》中饰演车静芳一角,外表英俊婀娜多姿,演唱风格颇具张(君秋)艺术派风情,浓郁委婉,俏丽清新韵味,表演情感十足, 唱歌和做事。中附中常务副校长、研究生导师易琳在专场演出中先后饰演《击鼓骂曹》中的尤恒、《战马超》中的马超。
用戏剧教育人,将火炬代代相传。
戏曲界人才济济,璀璨星辰,梨园花花繁茂,得益于一代又一代戏曲人的辛勤耕耘。 学校充分把握中国戏曲艺术的特点,师生同台演出,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独特而持久的魅力。
10月21日,学院四代师生齐聚一堂,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一场师生音乐会。 中国戏剧学院艺术总监、第七届“青少年研习班”班主任、京昆部主任于奎芝,中国戏剧学院表演总监、实验团团长李红图,北京河北邦子剧团团长王红玲,河南豫剧团贾文龙, 北京河北邦子戏团王英辉、梅花奖获得者、中国平剧院著名戏曲艺术家王萍萍及中国戏剧学院优秀师生代表共同演出,充分展现了学院“传递帮助、引领”的作用。在戏曲艺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
10月23日、10月29日,第七届“青年研学班”师生演出《龙凤成祥》暨京剧音乐会。 于奎之、李胜苏、叶金元、李宏图、郭跃进、舒彤等“青年研学班”导师代表将携众多学生参与演出,体现戏曲传承中“教与表演相结合、示范带动”的优良传统。 《龙凤成翔》场面宏大,演出完整,跌宕起伏,故事引人入胜,师生同台彰显不同行业、不同流派的艺术特色,默契契合,相得益彰。 京剧音乐会通过通俗的演唱片段,充分展现了戏曲饱满而细腻的艺术美感,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
10月24日,学院表演系师生共同上演了京剧、青海平宪剧、蒲剧、黄梅剧、平剧、河南戏、龙居剧、甘剧、庆阳剧、琼剧、花鼓剧、越剧、昆曲等戏曲的选段,并进行了戏曲形式的展示, 戏曲舞蹈、板湖独舞等方面,既是对学校诚信与创新的深入探索,也是戏曲艺术的绽放,花朵的集中呈现。
10月28日,昆曲表演艺术家沈世华教授演出《思凡》《梦》,享年83岁。 本次演出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工程代表传承人、中国戏剧学院教授牛碧,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瑶上台助演。
民族**的“歌剧管弦乐团”系列将是学院艺术实践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以歌剧**为创作素材,突出了歌剧声腔器化的重要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性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11月16日,由学院院长、一流作曲家尹晓东领衔的首届系师和国内作曲家,利用京剧、河南戏、河北邦子、秦方言等多种戏曲流派的经典演唱和素材,创作了在北京中山厅演出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学院作曲表演人才培养和优秀歌剧新作的丰硕成果。
11月17日,学院副院长宋飞教授带领访问学者蔡璐与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一起,展示了胡琴独奏、齐奏、合奏的多彩魅力。 以“戏曲与音乐共生”为宗旨,既有以戏曲为元素创作、改编、移植的优秀作品,也有近两年新创作的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时代精神的大型胡琴作品,也有彰显高端人才培养水平的高难度作品, 充分展示了胡琴演出的独特魅力和学院胡琴人才培养的成果。
昆曲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院表演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27日,《永生殿餐厅》《牡丹亭-做梦》等经典剧目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这场昆曲的特别演出,不仅由学生单独表演,还有师生同台演出,让观众陶醉于昆曲优雅华丽的文字、圆润柔和的歌声、歌声和舞蹈表演。
演出之余,中国戏剧学院2024年演出季还在北京798艺术区深蓝AI空间举办了“国剧优雅——中国戏剧学院舞台美术教学成果展”,展出了舞台设计、灯光设计、舞台形象设计、交互设计等20余件作品。 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碰撞与融合。体现了舞台美术系师生在创作和习中对舞台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不断探索。
2024年10月23日,**总书记回信中国戏剧学院师生,充分肯定了学院取得的可喜成绩,对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三年来,学院师生学会回信、践行初心、担负使命、贡献力量,通过本次展览季,向观众汇报学院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丰硕成果。
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本届展览季由艺术实践管理中心协调安排,京昆系、演出系、**系、附中各教学系通力合作,以实际行动展现“一棵菜树”精神。 学院师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函精神,努力推动戏曲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