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出海已有14亿年,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是武陵的源头,面积567平方公里,最高峰2572米,属于武陵山脉的主峰。 梵净山幅员辽阔,垂直海拔高,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高差约2000米。 远忘了山如卧佛的样子,早在汉代,梵景山就以三谷之名载入史册,此谷字与山并列,真正凸显了梵景山的特色,悬崖寂寞,山高谷深, 山陡峭,山谷因山而僻静。到了明代,梵净山就成了名胜,因为这里的风景神幻,佛教逐渐兴盛,成为僧人向往的梵天净土,故得名梵净山,香火鼎盛,山上和山下的寺庙达数百座。 2024年,梵净山进入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GN)等机构主办评选的“2008中国避暑山名录”前10名,是中国十大避暑山庄之一。
“梵语”一词源自佛教中的梵语。 “梵天”是佛教教义中修行的优越境界,“净土”是佛教教派的理想国度。 在明朝万历帝重建碑文上,说这座山是“天下名山之宗”。在佛教教义中,释迦牟尼是现在的佛,弥勒是未来的佛,燃烧的灯是过去的佛。 梵净山的佛教信徒以“烧灯的菩萨金刀破金顶”,佛陀和弥勒掌管各自的佛教境界,意在强调梵净山自然景观与佛教意义之间的联系,这无形中使梵净山的佛教声誉更加臭名昭著。 至此,梵净山仍是满头的朝圣者,香火旺盛。 2024年,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梵净山》。 2024年,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盛辉前往梵净山在坛上讲学,并高兴地题写了《中国佛教名山上的弥勒道场》。
梵净山历史悠久,“古佛道场叫梵净山,则举世闻名”是梵净山最权威的定位。 梵净山自古以来就是弥勒菩萨道场。 据专家研究,中国其他几座著名的佛教山都供奉着菩萨,而梵净山供奉佛,这是中国第一座佛山。 作为著名的佛教朝圣山,梵净山已经延续了300多年。 在山顶,数百平方公里的山麓,“成香男女,时不时如城”,留下许多文物古迹。 有四座御庵,四十八座庵。 代表寺院有虎国禅寺、真国寺等。
大自然创造的神奇力量,也让梵净山成为一个原始而朴素的生态王国。 由于樊净山山体大,垂直高差大,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基地。 梵净山不仅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植物,栖息着各式各样的动物,还有贵州金丝猴、大鲵(小鱼)、白颈长尾雉、云豹等珍稀动物,以及世界上仅存的“贵州紫薇”、中国鸽子花树(鸽铜)等珍稀植物。 金丝猴又称白肩鼻鼻猴,因为尾巴就像当地的牛尾河,蜿蜒曲折,当地人也称它为牛尾猴,金丝猴是上鼻猴的俗称,共同特征是鼻孔上翘,研究人员认为金丝猴是从古代疣猴进化而来的, 秦岭是它们的故乡,后来进化出不同的种群,四川金丝猴、贵州金丝猴、云南金丝猴等,这些金丝猴是经常濒临灭绝的动物,尤其是贵州金丝猴比大熊猫还要稀有。而在2024年7月,在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梵净山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金丝猴。 梵净山原始而淳朴的生物群,已成为人类的一大财富,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 **它于2024年被指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4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接纳梵净山为全球人类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