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冬至在美妙的音乐中响起
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地方有庆祝冬至节的习俗。
人们最初庆祝冬至是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天地的阳气开始变强,代表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也是好运的日子。 因此,后来春节期间的祖先祭祀、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出现在冬至。 冬至作为一种节日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一直沿用至今。
《汉书》说:“冬至阳,君主长,故恭喜。 ”
人们相信,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这是一个节气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祝。 从地理上看,冬至的太阳几乎直接照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短夜长,开始进入九号寒日;之后,阳光直射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变长。
冬至又被称为“冬节”、“长至节”、“雅穗节”等,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冬至,甚至有“冬至和一年一样大”的说法。
冬至的习俗很多,早的可以追溯到汉代,晚的在唐宋时期也比较常见。
自古以来,民间的冬至,传统习俗就大不相同,在北方,饺子是非常重要的主食,很多重要的节日都离不开饺子。
相传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是因为张仲景而流传下来的。 张仲景回到老家时,看到家里有很多人饿了,没吃,衣服单薄,有的人耳朵冻裂了。
于是,他让**搭了个棚子,找来羊肉、辣椒和一些药材御寒,剁碎,裹成面团,长得像耳朵的形状,煮熟后送给百姓吃。 人们吃了之后,耳朵逐渐好转。 后来,每年冬至,人们开始包饺子吃。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物,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圆甜点,“圆”意为“团圆”和“圆满”,冬至吃汤圆也叫“冬至组”。
民间有句谚语说“吃了汤圆就老了一岁”。 冬至组可以用来祭祀,也可以用来给亲戚朋友送礼。
古人有一首诗:“家家户户捣米做汤圆,明代都知道冬至。
冬至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磨糯米粉,用红糖、芝麻、花生等馅料包成冬至组,不仅在家吃,还送给亲朋好友表达祝福。
冬至不管吃什么样的食物,都能看到大家对冬天的热爱,都想好好过这个冬天,待到春暖花开,新的一年充满生机和新鲜。
冬至节气
时间和人们互相催促,冬至又来了。
(唐)杜甫.
12月22日,我们将迎来24个节气中的第22个——冬至。 在北风呼啸,白雪皑皑中,万物盼望着生命的新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