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英特尔正式发布了酷睿至尊系列移动处理器,带来了英特尔40年来最重大的架构变革兆芯推出新一代KX-7000系列高性能桌面处理器三款RTX 40 Super系列显卡的发布和销售时间均为**;预计到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增长11%。
英特尔正式发布酷睿超卓系列处理器
英特尔昨晚在纽约举办了一场“让AI无处不在”主题活动,正式发布了多款芯片新品。 其中,消费端是经过长期预热的酷睿至尊系列移动处理器,带来了英特尔40年来最重大的架构变革。
Core Ultra 是首款基于 Intel4 工艺技术构建的处理器,使用英特尔首款面向客户端的片上 AI 加速器神经网络处理单元 (NPU),将高能效 AI 加速提升到新的高度,带来 2能源效率是上一代产品的 5 倍。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英特尔表示,它正在与100多家软件供应商密切合作,将数百种人工智能增强型应用带入PC市场,这些应用极具创意、高效和有趣,将改变PC体验。 对于消费者和商业客户来说,这意味着更广泛的人工智能增强应用程序将能够在英特尔酷睿超高速平台上流畅运行,例如,使用 Adobe Premiere Pro 的内容创作者将享受卓越的体验。 明年,英特尔酷睿超酷处理器将为全球笔记本电脑和 PC 制造商的 230 多种型号带来 AI 功能。 到2024年,AI PC将占据PC市场的80%,为我们的工作、习和创作带来新的工具。
英特尔的首款酷睿超卓系列处理器包括 U 和 H 系列,基本功耗分别为 15W 和 28W。 U 系列是 2+8+2 核心规格,最多 4xe 核心显卡。 H 系列拥有多达 6+8+2 核心规格和多达 8 个 xe 核心显卡。 明年第一季度,英特尔还将发布Ultra 9旗舰机型,基本功耗为45W。 具体产品规格如下:
根据英特尔官方对比,酷睿Ultra 7 165H在CPU单线程性能上略逊于上一代i7-1370P,但在多线程性能上领先R7 7840U12%,领先i7-1370P8%,比R7 7840U领先11%。 在新架构方面,酷睿Ultra 7 165H配备了8XE GPU,性能是上一代的两倍,在游戏性能上略高于R7 7840U。
辣酷评论:升级非常大,但也相当贵,从这批轻薄书的定价来看,我觉得从性价比来看,并不是特别值得购买。
兆芯发布新一代KX-7000系列处理器
兆芯昨日正式推出自主创新研发的新一代KX-7000系列高性能桌面处理器,采用全新“世纪大道”自主核心微架构和先进的小芯片互联架构,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计算性能提升2倍。 同时IO接口升级为国际主流DDR5和PCIe 40、usb4。此外,KX-7000系列处理器集成了高性能显卡,图形性能提升了4倍,并支持H265 硬件编解码器,最高支持双通道 4K 显示。
新一代“世纪大道”自主微架构,计算性能是上一代的两倍
KX-7000系列处理器采用新一代“世纪大道”独立微架构,对核心前端设计、乱序执行引擎和执行单元、内存访问层次结构进行了全新设计和全面优化。 KX-7000 系列处理器集成了 8 个高性能内核,最高工作频率为 3 个7GHz,再次刷新国产自研处理器量产频率记录。 KX-7000系列处理器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计算性能提升2倍,完全满足日常办公、视听娱乐、工业应用对处理器性能的要求。
全新 ZDI 40自主研发小芯片互联架构,IO接口全面升级
KX-7000系列处理器采用兆芯-ZDI4自主研发的小芯片互联架构0、将CPUDIE和IODIE集成到一个处理器芯片中,可实现多用途一芯片,加快兆芯自主处理器的迭代速度,有效降低研发成本。 KX-7000系列处理器全面升级IO接口,最高支持双通道DDR5内存,容量高达128GB。 同时支持高达24XPExExUSB4等国际主流高速接口,可满足大部分市场的应用和扩展需求。
集成高性能显卡,显卡性能提升4倍,支持双通道4K显卡
KX-7000 系列处理器集成了高性能显卡,并支持 DirectX 12 和 OpenCL 12、opengl 4.6 以及 h265 硬件编解码,支持双 4K*** 图形性能比上一代桌面产品提升 4 倍,同时支持 DisplayPort、HDMI 和 VGA 输出,满足超高清音频、视频和图像处理等应用需求。
KX-7000系列处理器持续兼容主流生态,支持国际主流X86指令集,支持自主研发的SM2 SM3 SM4国密算法加速指令,支持处理器和IO虚拟化技术,支持Window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软硬件兼容性优秀,可轻松适配大部分应用软件, 市场上的云平台、开发工具、外设等产品。
辣酷评论:首先,龙芯的新产品表现不俗,目前兆芯的新产品在性能升级和IO支持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产处理器的未来可期!
RTX 40 Super 系列显卡时间表**
此前已经确认,NVIDIA将在CES 2024上正式发布新的RTX 40 Super系列显卡。 目前外媒已经**NVIDIA的发布时间表,三款显卡的发售时间已经**。 以下是吊装时间表(北京时间版):
1 月 9 日凌晨 1 点:RTX 4080Super、RTX 4070 Ti Super、RTX 4070 Super 发布;
1 月 9 日早上 6 点:RTX 4070 Super 开箱解禁;
1 月 16 日晚上 10 点:RTX 4070 Super 基础模型评测解除;
1月17日晚10点:RTX 4070超高端机型评测解禁,正式发布;
1 月 23 日晚上 10 点:RTX 4070 Ti Super 基础型号评测解禁;
1月24日晚10点:RTX 4070 Ti超高端机型评测解除,正式发布
1 月 30 日晚上 10 点:RTX 4080 Super 基础型号评测解除;
1月31日晚10点:RTX 4080超高端机型评测解除,正式发布。
目前,这三款显卡的参数也已经基本**了。 RTX 4080 Super搭载AD103-400 GPU,配备10240Cuda核心和16GB显存,功耗为320W。 RTX4070TiSuper 搭载 AD103-275 GPU,具有 8448 个 CUDA 内核和 16GB 显存,功耗为 285W。 RTX 4070 Super 由 AD104-350 GPU 提供支持,该 GPU 具有 7168 个 CUDA 内核和 12GB 显存,功耗为 225W。
辣酷评论:如果不涨价还是相当不错的,但国行真的能做到不涨价吗?
TechInsights:预计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增长11%
TechInsights现已发布其最新的笔记本电脑研究报告。 在经历了创纪录的 2021 年之后,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已连续八个季度下降,预计 2023 年将比 2021 年下降 27%。 但在当前的假日季节,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有复苏的迹象;事实上,我们预计 2023 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将比去年同期增长 7%,开始持续增长到 2025 年,然后再次趋于平稳。
与2024年相比,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将增长11%;Windows 10 到 11 的升级周期、AI PC 的增长以及来自 ARM 的 PC(Apple 和 Qualcomm)的更激烈竞争。 再加上大流行期间 PC 购买的升级浪潮,预计将推动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 2 左右4亿新高。
英伟达和AMD进入基于ARM的PC市场
10 月,有传言称 AMD 和 Nvidia 都在为 PC 设计基于 Arm 的处理器,这些处理器将运行 Windows,最早将于 2025 年上市。
随着向基于ARM架构的扩展,AMD将采取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英特尔截然不同的方法。 在高通宣布Snapdragon X Elite平台(以及上述谣言)之后,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他认为“Arm和Windows客户端替代品作为一个整体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
然而,AI PC的出现与ARM PC密不可分。 虽然 x86 处理器被认为性能更高,但它们需要更多的空间、冷却和功耗。 另一方面,ARM 以效率为中心,虽然这似乎与运行大型 AI 任务负载不一致,但 ARM 处理器上较小的指令集意味着它们可以更快地分解指令并降低功耗。
英伟达已经主导了人工智能和游戏市场,如果他们以基于ARM的处理器进入PC市场,它可能会撼动PC市场,并带来只有苹果在PC市场现阶段才能实现的效率。
Windows 12 将于 2024 年年中上市
Windows 10 计划于 2025 年 10 月终止支持。 随着从 Windows 7 到 Windows 10 的过渡,我们预计在此过渡期间会有许多新的笔记本电脑销售,尤其是在支持日期结束前的最后 18 个月。 虽然我们认为这些设备升级基本上是针对 Windows 11 设备的,但最近的谣言指出 Windows 12 的发布日期为 2024 年年中。
这对 Microsoft 及其 OEM 合作伙伴来说可能是个好兆头,因为对 Windows 11 的反应相当冷淡。 根据不同的 *** 估计,超过 80% 的活跃 Windows 用户仍在使用 Windows 10,而 Windows 11 的采用率徘徊在 8% 到 10% 左右。 Microsoft 的 AI 助手 Copilot Microsoft Windows 11 中添加的,很受欢迎,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 但是,如果 Windows 12 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人工智能,那么引入具有人工智能硬件的 PC,再加上增强的 Copilot,将是一个更具吸引力的产品。
辣酷评论:目前,机构对明年PC市场的复苏还是比较看好的,但AI应用能否推动换代浪潮还有待商榷,毕竟我们大部分的AI还是以云应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