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已形成涵盖芯片、模组、天线、板卡终端等软硬件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国产芯片出货量已突破1亿元。
12月26日11时26分,第57颗、第58颗北斗导航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系统年度发射任务圆满结束。
这组卫星是一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启用后发射的第一批MEO卫星。
第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王平表示,与以往MEO组网卫星相比,这组卫星在全球短报文通信能力、星载原子钟技术、有效载荷智能等方面的功能和性能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以为下一代北斗卫星的设计奠定基础。 卫星并网后,北斗系统的可靠性和服务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支撑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北斗系统应用触手可及,功能升级意味着可以打开更大的市场。
在交通、通信、农业、气象、电力等领域,北斗系统的应用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 采用北斗系统对驾驶员安全合规驾驶进行监督,可实现对重点运营车辆的安全监管北斗高精度气体泄漏检测技术已部署在全国150家燃气企业,检测超过7000万公里的燃气管道,大幅降低燃气管网安全运行风险全国17个省份的22000多个潜在灾害点安装了低质量、低能耗的北斗滑坡预警装置,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消费领域,目前,国内已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中,超过98%都支持北斗定位。
2024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 ***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007亿元,同比增长676%。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行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05%,达到1527亿元,占比3050%。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产值同比增长7%54%,达到3480亿元,占总产值的69%50%。
航天科技集团第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工程师谢军介绍,北斗系统已形成覆盖硬件(芯片、模组、天线、板卡终端)和软件服务全链条的完整产业链。 国产芯片出货量突破亿元,国外同类芯片支持北斗系统,形成良性发展态势。 同时,建立和实施北斗基础产品认证体系、成立认证技术委员会、建设检测认证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发布北斗基础产品认证目录等,为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全国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总数超过12亿套,道路运营车辆超过790万辆,4辆超过7万艘船舶、4万多辆邮政快件干线车应用了北斗系统,搭载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数量已超过500万辆。
目前,北斗的规模化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关键阶段。 展望未来,拓展北斗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培育“北斗+”的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利用北斗系统的高精度时空参考信息,加快北斗与移动通信、惯性导航、高精度视觉等技术的融合创新,率先应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等典型产品,将拓展应用终端的规模和场景,更好地促进新型质量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