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炒白菜、南瓜汤......12月29日中午11时,丰都县宝銮镇青鸾路爱心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饭菜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窗口,老人们拿着饭票排起了长队。
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空巢老人很开心。 记者 彭宇 摄 重庆。
花3块钱吃饱。 五宝老爷子杨高明选了一份蒸猪肉和炒魔芋,坐在桌边吃得很漂亮。 他在重庆对记者说,“米饭和汤是免费吃的,不够可以加。”
保鸱镇党委书记谭明泉介绍,全镇为爱心食堂免费提供商店,为爱心企业免费安装水电,为党员志愿者提供积极服务,主要解决60岁以上老人、留守儿童、残障困难群体用膳难问题。
一份调查报告:农村老年人“吃不饱”。
杨高明今年已经77岁了,因为身体强壮,他选择在家照顾老人。 但是一个人做饭很麻烦,老年人经常一次做几顿饭,很少有心思做好吃的。
仍然有许多老年人进食困难。 保鸾镇党委委员徐温表示,在主题教育中,保鸾镇对全镇及周边2154名老年人的饮食问题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有6个45%的老年人“一天吃一顿饭”。 4%的老年人“一日两餐”;有10%的老年人“一次做三餐”和“一次做两顿饭”。 镇上的一次会议得出结论,“主要原因是年老和行动不便,而且饮食习惯清淡,没有孩子。 ”
场上的爱心人士也来到爱心食堂吃饭。 记者 彭宇 摄 重庆。
杜金文的妻子,78岁,在华地普村去世,两个女儿外出打工。 这位老人告诉记者,一个人不仅要煮饭炒菜,还要搭配肉菜,费时费力,不划算。
老人们有这样的想法,吃不难,我们要想办法解决,满意。 谭明泉坦言,如果一是照顾好所有老年人的饮食问题,一是没有专项资金,二是没有人力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有限的情况下, 不利于食堂的长期经营。 ”
如何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保鸾镇党委进行了多次调研,终于有了建爱心食堂的想法。
大胆探索:让老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
就在镇上酝酿爱心食堂的时候,71岁的老党员龙厚福主动请应参与食堂的管理。 这让镇党委坚定了信心,决定将闲置的200平方米办公楼作为食堂厨房和餐厅。
龙厚福(左一)和谭春华正在和解。 记者 彭宇 摄 重庆。
节省房租10000元,爱心企业每年也免收几百元水费。 龙侯府年轻时参军,回家经商,开厂,年老时担任保鸾镇老年体育协会会长,特别关心为老人服务。 他建议,第一笔支持已经到位,剩下的资金问题还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来解决。
龙侯府与镇内约定,爱心食堂主要服务于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每天提供早餐、午餐、晚餐服务,素菜、肉菜各****1元、2元,米饭、汤菜免费。
今年9月,位于青栾路的保銮镇爱心食堂即将投入运营。 在龙侯府的带动下,81岁的谭春华也加入了爱心食堂,免费承担了财务工作。 此外,58岁的杨梅负责煮饭和炒菜,傅淑兰负责洗菜洗碗。 为了维持食堂的运转,杨梅和傅淑兰每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的微薄报酬。
每天早上6点,龙侯府第一个赶到爱心食堂开门,带领谭春华、杨梅、傅淑兰为老人安排了三餐,直到晚上7点多才回家。
有了热腾腾的饭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每天都准时前来就餐,最少80人,高峰当天120多人。
一股爱的浪潮:群众乐于吃“**米饭”。
尽管努力攒钱,但第一个月我就损失了近1200元。 “根据龙厚福的分析,主要原因是天然气和蔬菜的支出量大。 之后,他直接从农民那里购买蔬菜,并自带柴火,以减少天然气的使用量。 老人们体贴地说,负担不轻,爱心食堂还是要开辟自己的水源,减少开支。
龙侯福正在为工地的工人送餐。 记者 彭宇 摄 重庆。
有一次买菜时,农户问能不能直接换菜吃饭,龙侯府三思而后开通了两种换餐服务,一是物资交换,农户用大米、土豆、冬瓜、白菜,甚至熏肉、柴火等价值的肉菜、素菜、米饭等,直接减少燃料和蔬菜开支;二是劳务交换,村民到食堂帮忙打扫卫生、洗碗、做饭做饭,给行动不便的人送餐,都可以换取不同份量的饭菜,减轻了食堂服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吃饭就是不吃饭!“听说爱心食堂第一个月就亏损了,在镇周边建筑工地打工的工人提出,希望爱心食堂也能向他们开放,赚到的利润可以用来维持爱心食堂和其他餐厅一样的运营。 大家都说,比老爷子的饭菜高一点也没关系。
爱心食堂随后推出至社会群体**,素菜2元,荤菜4元,米饭1元,免费汤菜,略低于其他餐厅,略高于老年人爱心餐。 龙厚福说,工人赚钱不容易,只要有一点利润就可以继续经营下去。
爱心食堂顺应民意,凝聚爱心。 保鸾镇镇长秦晓玲说,现在在爱心食堂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镇村干部、路过的司机、商贩也来这里吃饭,离开时不按**缴费,留下10元、20元、50元、100元,以表达对爱心食堂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