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一开始,就对一些事实陈述存在分歧。 其中一个争议是关于这场冲突应该被称为“巴以冲突”还是“以色列-哈萨克冲突”; 另一个引发了关于被巴勒斯坦抵抗运动俘虏的以色列人是“人质”、“战俘”还是“被拘留者”的辩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术语? 大伊万认为,毫无疑问,言语的力量将决定事件的性质。
用来形容地中海东岸发生的一切的词语,直接反映了某个国家和个人对这一事件的态度。 以色列毫不犹豫地称那些被抵抗组织劫持的人为“人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也纷纷效仿。 看到这一幕,国内很多军迷也纷效仿“人质,人质”。 然而,“人质”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确实有“被战争掠夺的人口,迫使敌人同意某些条件”的意思。
然而,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人质”一词多用于非法犯罪和恐怖袭击等场景。 那么谁来劫持“人质”呢? 只有劫机者会劫持人质,**会劫持人质。 因此,以色列和其他国家将哈马斯俘虏的人称为“人质”,这与以色列将抵抗组织污名化为***相辅相成。 我国不承认哈马斯是恐怖组织或国家军队,因此“战俘”一词不适用。
在央视层面,我们称这些人为“在押人员”,这是非常中立的。 “巴以冲突”和“以哈冲突”也是如此。
中国之所以将这场冲突称为“巴以冲突”,一方面承认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为首的抵抗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抗击精神; 另一方面,人们认为,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的肆意轰炸,使所有巴勒斯坦人民都遭受了冲突之苦,这使得冲突具有全面战争的性质,足以称为“巴以冲突”。
不断鼓吹“以色列-哈萨克冲突”似乎忽视了哈马斯与巴勒斯坦人民密切相关的事实,巴勒斯坦人民既不代表巴勒斯坦人民,也无权代表他们进行抵抗。 这种观点似乎将以色列的战争目标局限于哈马斯,而不是巴勒斯坦人民,而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相反,我们是否将9·18事件称为“日张冲突”,将人民**的抗战称为“日蒋战争”? 显然不是,这样做会淡化全民抗战和国家间战争的意义。
这也揭示了那些鼓吹“以哈冲突”的人的真实意图——哈马斯“非法抵抗以色列”导致加沙地带的大量人员无法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说白了,这就像以敌后进攻著称的抗日游击战争一样。 按照这些人的想法,我们也可以把现在的俄乌冲突称为“俄泽冲突”——毕竟比起已经“卖、卖、卖......“在基辅统治集团之后,哈马斯看起来更加人性化。
问那些主张“哈以冲突”的人,谁愿意改用“俄泽冲突”? 我敢肯定 9999%的人不想,所以,就是这样,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