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讯(记者 徐家瑞 通讯员 刘歌)。种子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特殊生产资料,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被誉为农业的“筹码”。
自2024年从百泉农学院毕业以来,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种子育种和农业技术推广上。 40多年前,他主持选育了芝麻新品种“玉芝2号”,被公认为国内首个纯白芝麻改良品种。 之后,他先后推出了5个白芝麻新品种,均保持了粒色纯白、耐涝、高产、优质、无污染的显著特点。 40年来,全国白芝麻产区已从河南省平余县扩大到江淮地区大部分地区,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独联体、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作为白芝麻的原产地和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农产品,“平玉白芝麻”是全国众多芝麻品种之一,享有“中原第一百粒,平玉芝麻之王”的美誉。
在漫长的种子育种和农业技术推广的道路上,他以一个党员知识分子的热忱热情和执着追求,为民族白芝麻产业的发展和全省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就是郭国栋。
与农民建立联系。 2024年底,郭国栋出生在汝南县茶园街道的一个医生家庭。 郭国栋从小就热心好学,长大后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然而,在他18岁参加高考后,他误入了百泉农学院(现河南技工学院)。 这个出生在医生家庭,在城市长大的年轻人,竟然意外地成为了“天选农民”。
在百泉农学院学习期间,郭国栋认真学习习,始终跟着培育过“百农”小麦系列品种的系主任黄光正等老师敬畏地学习习。 他勤勤恳恳的习学习态度,受到黄光正等老师的高度赞扬,成为同时代人的佼佼者。
2024年10月,郭国栋与其他大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一起,被派往湖北天门神虎农场154部队接受军事训练,执行“开垦”任务。
这支大学生队伍身着军装,没有徽章,戴着帽徽,编成连、排、班,住在当地淳朴拥挤的农户家中,在寒冷的冬季在齐膝深的湖泥中挖沟、筑堤、耕田,在酷暑......中,依然在汹涌澎湃的洪水中顽强奋战仲夏节他们凭着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凭着敢于教日月改天的远大志和豪情,与广大军民通力合作,把广阔贫瘠的沉湖变成了一幅美丽的世界画卷,成为共和国的“粮仓”。
在历时一年多的艰苦军训和繁重劳动中,身瘦的郭国栋经受住了殴打和训练,为他一生的成长和奋斗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2024年3月,郭国栋与其他8名知青一起被派往平余县苗湾公社荔湾大队(现苗湾镇荔湾村)。 村党支部书记张殿庆是全国劳动模范,2024年10月1日登上天安门楼参加国庆典礼。 张殿庆非常重视农学专业毕业的郭国栋,精心培育,大胆运用,让这位刚入队的知青担任第二生产队队长。
在与村民们日夜吃饭、生活、工作中,郭国栋充分发挥特长,主持开办科技夜校,组织群众开展农业应用技术培训在播种小麦和棉花之前,关闭种子;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水肥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规范,逐个地块对群众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 在他的带领下,二队小麦棉花生产实现了丰收:小麦亩产由过去的200公斤左右提高到300公斤以上,皮棉亩产从60公斤左右提高到75公斤以上。 群众喜出望外,张殿庆把郭国栋当成宝贝,如果生产班子落后,就派他去帮忙解决问题。 此后,全村整体生产水平和劳动质量明显提高。 这次加入团队的经历,为郭国栋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和机会,也让他更加自信和坚定地投身于农业事业。
打开芝麻!”
2024年3月,郭国栋被分配到平虞县农业局工作,同年在县农科站任技术员。 在贫穷和白皙的情况下,郭国栋开始了在科研荆棘道路上顽强奋斗的进程。
芝麻怕涝病害,加之当地秋季涝涝,作物病虫害多发,导致芝麻每亩最高产量不到40公斤,最低只有几公斤。 如何培育出抗洪、抗病、高产的芝麻新品种,是农业科研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
2024年,省农科院在平屿立项芝麻养殖项目,直接交给初出茅庐的郭国栋。 在主持省级院下达项目任务的同时,郭国栋还主动培育选育了耐涝、抗病、产量好的芝麻新品种,精心挑选短小高产但抗涝性差的“雄志1号”作为雌性亲本和“鄂智1号”, 株高、抗涝性高但产量低,作为父系亲本,开始培育芝麻新品种,暂定名为“平芝7627”。随后,他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所需的粮油作物新品种。
芝麻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花蕾从开冠到盛开只需要两天时间,在此期间必须完成阉割和授粉。 此外,在芽露水的当天下午4点左右,必须在第二天早上6点至8点去除雌芽中的雄蕊并授粉。 这对育种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郭国栋每天从早到晚在试验田里辛勤工作,一丝不苟地做好阉割和授粉的工作。 2024年,驻马店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郭国栋顾不上家里即将分娩的妻子,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跋涉,用木筏抢出即将成熟的芝麻菌株,一一绑在森林里。
经过几年的努力,2024年,郭国栋研发的“竹芝二号”芝麻推广成果获省一等三等奖;2024年,他实施的省科学院育种项目“河南一号”芝麻新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别是他自主挑选培育的芝麻新品种“平芝7627”,经过连续四年在全国区域试验和生产论证,正式命名为“御志2号”,与当时表现最好的“中志7号”相比,产量提高了14%以上。 由于该品种是我国首个纯白芝麻改良品种,产品色泽纯白,品质上乘,不仅在国内火爆,而且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无需检验。
2024年,知天命的郭国栋被任命为县农业局局长。 郭国栋深知人才对职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他毅然顶住各种压力,将优秀的专业人才一一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先后录取了一大批农学院校毕业生,注重培养。
2024年,郭国栋、杨晓梅对百亩芝麻产量进行现场指导(资料图)。
2024年退休后,郭国栋自掏腰包租了10多亩土地,继续与妻子杨晓梅(副研究员,县农科站退休职工)从事芝麻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18年来,他们不甘心享受安逸生活,暗中与国家农业科研院所竞争,取得成绩:2024年“玉芝18号”白芝麻品种评选选育通过国家和省级审批,2024年荣获全市科技成果二等奖“玉芝19号”白芝麻品种于2024年获国家级、省级立项,获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白芝麻品种“玉芝20号”于2024年被国家芝麻认定为芝麻新品种,2024年获市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入选选育的“玉芝21号”于2024年获得国家芝麻新品种认定(不再审批鉴定),2024年6月获省农科系统二等奖。 2024年,73岁的郭国栋被授予研究员职称。
公务员的本性。 良种的选育是农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每个新品种的出现都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从青年到染得鬓角霜红、满头秀发的他,始终关心农业和农民,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始终以无私奉献的姿态保持公仆的本色。
为了进行良种的培育和选育,郭国栋不仅花费了毕生的心血,还投入了自己和爱人的工资的一半以上。 特别是退休后的18年里,郭国栋从租地到购买化肥、农药、农具,再到研究和实验,付出了一切。
他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主持编写了《农业高效适用技术手册》,内容涵盖粮油作物、蔬菜、特种作物、非设施高效农业等种植技术和操作规范他亲自编印了《白芝麻80 100公斤标准化栽培技术》、《小麦亩产400公斤作业规程》等一批技术折页,并坚持每年对折页内容进行修改、调整、改进和升级,作为全县长期的农业技术培训教材。
在白芝麻系列新品种的推广中,郭国栋采取了分批推广的方式。 他选取了6个乡镇、60多家大型芝麻种植户作为试点,开展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 他经常独自骑着自行车、电动车到试点城镇和种植基地进行实地检查,发现问题后立即与当地干部群众沟通,面对面协商,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同时,郭国栋坚持做县委、县委的好参谋助手,不断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 2024年秋天,郭国栋在调研中发现全县白芝麻种植呈下降趋势,于是向县委、县提交了《稳定县白芝麻种植,巩固平宇产油基地县应对策略》调研报告,对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型种植园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
为表彰郭国栋的重大贡献,省人民授予他省劳动模范称号,并授予他“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并享受特殊津贴。